查看原文
其他

赏析内容,品味快乐——统编五上《26忆读书》教学叙事

江苏彭峰 彭文峰会 2024-03-18

      

         这是彭文峰会,主要发布统编语文教学叙事、儿童阅读推广(朗读录音)、统编课文朗读等。欢迎大家关注,转发。


第一课时



“同学们,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文章的作者,有一段话是这么评价她的——一代代的青年读到她的书,懂得了爱:爱星星、爱大海、爱祖国,爱一切美好的事物。希望年轻人都读一点她的书,都有一颗真诚的爱心。经过预习,你们知道她是谁吗?”“冰心。”

“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冰心。”我随即出示冰心的资料,同学们默读。

“在学习课文之前,让老师先来检查一下你们的预习工作。”我出示了一组生词,并让同学们开火车读下去。

“同学们他们读得正确吗?”“正确。”

“这些生词里有一个多音字,你找到了吗?”“水浒传的传。”

“课文当中还有几个需要我们注意的多音字,老师出示在屏幕上,请同学们想一想它们应该如何组词。”随即我将“传”、“着”、“卷”的不同读音出示出来,通过词语填空确保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之后,我出示了第二组词语。第二组词语全是四字词语,我再请一组同学起来开火车读,并提高了要求,既要读准,还要读出感情。

 

我出示第三组连线题,预习过的同学们很快就连正确了。我提问:“冰心老人在文章的最后给儿童写了一句指导读书的话,是哪一句?”

“读书好,多读书,读好书。”

“那么读书的好处有哪些?为什么要多读书?哪些书又算是好书呢?让我们一起从冰心的读书经历中探寻吧。”

我出示读书要求:快速默读课文,抓住关键词,从阅读时间和阅读书目两方面,梳理出冰心的读书经历,用不同的符号来圈画。用方框画出表示时间的词语用圆圈圈出阅读的书目。

同学们很快找到了表示时间的词语:七岁时、十二三岁时 、中年以后 、1980年以后,以及阅读的书目:《三国演义》 、《水浒传》 、《荡寇志》 、《红楼梦》 、《西游记》 、《封神榜》。

在填完了表格之后,我接着提问:“老师再时间和书目之后都写上了省略号,这说明了什么?”陈安琪回答:“这说明冰心还有很多时间也在读书,而且读的书还有很多。”

我出示自主学习的要求:默读课文第三至五自然段,边读边用笔在一旁圈画,思考:冰心奶奶用了哪些方法读三国呢?

在同学们讨论之后,我请潘俊达同学先回答,他说:“我从第三自然段看出冰心奶奶用了听舅父读书的方法。”我提醒他可以概括得更简洁,其实就是“听读”。

我出示第四自然段,周琰这时候提出问题,她不大明白“一知半解”的意思,陈一博同学主动举手说“一知半解就是知道一些,但又没有完全知道的意思。”我接着继续问:“当我们一知半解的时候,往往要怎么样才能明白文章的意思呢?”“去猜。”“所以这种方法可以叫做?”“猜读。”

出示第五自然段,我将“第一次读”、“第二次再读”圈出来。

“同学们,这说明冰心奶奶用了几次才读完?”“很多次。”

“还从哪里看出来?”“她忘了什么时候才读到‘分久必合’的结局。”

“用了什么读书的方法?”“反复读。”

“让我们回头来看。冰心奶奶在听读的时候,是什么感受?找一找文章中的词语。”“津津有味、好听极了、无限期待、含泪上床。”

“这说明了什么?”“她听得很认真,很喜欢读书。”

“再看她猜读的时候,即使一知半解也要坚持读下去,这又说明了什么?”“她非常喜欢《三国演义》。”“她喜欢《三国演义》里的谁呢?”“关羽、诸葛亮。”

“当这些人物死去的时候,冰心奶奶怎么样?”“大哭一场,把书丢下了。”“这说明什么?”“她读书非常投入。”

在同学们回答这些问题时,我适时补充了关羽“败走麦城”和诸葛亮《出师表》的故事,并简单介绍了这两位人物的事迹,让没有读过《三国演义》的同学也能了解这是两位什么样的人物,也就更加理解了为什么冰心奶奶会那么投入。

在总结了冰心奶奶读书的三种方法之后,我让同学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冰心奶奶“一知半解”的读书方法,你赞成吗?

同学们议论纷纷,各有各的答案,我随即出示了当代著名作家秦牧的读书体验和老舍的观点,并让同学们看完之后进行讨论。

课堂的最后,我指导了部分生字的书写。

 

 第二课时


“同学们,还记得冰心奶奶送给大家的那句话吗?请一起说。”

“读书好,多读书,读好书。”

“让我们来回顾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。”接着我再次出示了上节课同学们所填的表格。

“从这个表格我们知道,冰心奶奶在人生各个阶段都在阅读不一样的书,当然她阅读的书远远不止文章当中所说的这些,所以阅读给她带来了什么呢?请你快速去找到文章中的一句话,看谁找的最快。”

“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!”

“接下来就让我们去看看,书是怎么给冰心奶奶带去如此大的快乐。”

 

“经过上节课的学习,我们知道了冰心奶奶在阅读《三国演义》时用了哪些读书方法?”“津津有味地听读,一知半解地读,投入情感地读。”

“读完《三国演义》之后,冰心奶奶开始读什么了?”“《水浒传》。”

“她喜欢《水浒传》吗?”“喜欢。”

“从哪里看出来?”

陈安琪回答:“因为看《三国演义》引起了我对章回小说的兴趣,对于那部述说官逼民反的《水浒传》尤其欣赏。那部书里着力描写的人物,如林冲、武松、鲁智深,都有极其生动的性格。”

“那么就让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性格生动的人物吧。”随即我出示了呼保义宋江、黑旋风李逵、豹子头林冲、行者武松的贴画,并用简短的语言介绍了这些人物,同时我也补充:“同学们,要想真正了解这些人物的魅力,还得自己亲自去看书呀。”

“看完《水浒传》,冰心奶奶又接触到了哪本书?”“《红楼梦》。”

“这一次她还像之前看书那样立马就喜欢上了吗?”“没有。”

“你从哪里看出来的?”

周钰博回答:“《红楼梦》是在我十二三岁时候看的,起初我对它的兴趣并不大,贾宝玉的女声女气,林黛玉的哭哭啼啼都使我厌烦。还是到了中年以后再拿起这部书看时,才尝到满纸荒唐言,一把辛酸泪所包含的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。”

“非常好,冰心奶奶直到中年才真正爱上这本书,这说明随着人年龄和阅历的增长,对同一本书的看法也会有所变化呀。”

 

我将冰心描述的这三本书出示在屏幕上,并提问:“冰心奶奶在阅读后两本书时,用了怎么样的读书方法呢?”

这个问题相对容易,经过简单的引导,同学们就发现了写《水浒传》时是与《荡寇志》相对比的,所以是对比读,而写《红楼梦》时,冰心奶奶写了她在不同的年龄段去读,自然是反复地读。

“怪不得冰心奶奶这样说——

“我永远感到读书是我生命中最大的快乐! 

随后我出示默读要求:快速默读第9段,找一找冰心喜欢读什么样的书?

芮杨岚回答:“我从看了精彩的《西游记》就会丢下繁琐的《封神榜》’看出冰心奶奶喜欢读故事情节精彩的书。”

杨俊佑回答:“我从‘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《水浒传》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《荡寇志》’看出冰心奶奶喜欢读人物形象生动的书。”

周琰回答:“我从‘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,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、无病而呻的文字,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,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、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,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,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,不能自已!’看出冰心奶奶喜欢读真情实感,语言质朴浅显的书。”

随后,我带领同学们一起回顾了冰心奶奶的读书生涯,从七岁,一知半解读三国,到少年时反反复复读红楼,再到八十岁高龄,腿伤卧床仍要读书,到最后冰心奶奶送给儿童的那句话:读书好,多读书,读好书。

课堂的最后,我说:“同学们,行万里路是为了帮我们走出地区的偏见,让我们走出去看看更广阔的的世界。而读万卷书,则是帮助我们走出时代的偏见,让我们洞悉前人的智慧,在名著的阅读中塑造我们对真善美、假恶丑的认识,在不朽的文学作品中了解世界的变化,历史的兴衰。或许读书不能让你的成绩立马提高,不能让你变美变帅,不能让你拥有财富,但总有一天,你读过的书会让你受益终生。”


尊敬的一、二、三、四、五、六年级语文老师

您好!
如果您需要与教学叙事配套的原创课件,请在公众号后台回复“课件”两个字,您就能看到购买链接。

彭文峰会

2022年11月22日


      六上教学叙事

第五单元感悟围绕中心,具体描述的写作方法——统编六上《16夏天里的成长》教学叙事|彭峰盼,生长于一波三折——统编六上《17盼》第一课时教学叙事
如何表现“盼”——统编六上《17盼》第二课时教学叙事以立意为宗,不以能文为本——统编六上《习作五:围绕中心意思写》教学叙事
第六单元统编六上《18古诗三首》教学叙事抓住关键句,论证主要观点——统编六上《19只有一个地球》教学叙事
青山不老,绿水长流——统编六上《20青山不老》教学叙事
抓住关键字词,把握文章主旨——统编六上《21三黑和土地》教学叙事第七单元统编六上《22文言文二则》教学叙事
以读促悟,放飞想象——统编六上《23月光曲》教学叙事想象表演 体会京剧之美——统编六上《京剧趣谈》教学叙事第八单元初识鲁迅,初见闰土——统编六上《25少年闰土》第一课时教学叙事
深度理解,再识闰土——统编六上《25少年闰土》第二课时教学叙事
五上教学叙事
第五单元
学用“举例子”介绍竹子——统编五上《16太阳》教学叙事感知文艺性说明文——统编五上《17松鼠》第一课时教学叙事学写文艺性说明文片段——统编五上《17松鼠》第二课时教学叙事
两用例文,学习说明——统编五上《习作5:介绍一种事物》教学叙事第六单元
紧扣单元导读,引导场景中悟情——统编五上《18慈母情深》教学叙事
打下认知基础,感悟“情”在何处——统编五上《19父爱之舟》教学叙事
结合生活实际,激发情感共鸣——统编五上《20“精彩极了”和“糟糕透了”》教学叙事|彭峰让真情流泻笔尖——统编五上《习作6我想对您说》教学叙事丨彭峰第七单元统编五上《21古诗词三首》教学叙事|彭峰读出词语的美——统编五上《22四季之美》教学叙事
体会景物描写的静态美和动态美——统编五上《鸟的天堂》教学叙事
读出月亮的调皮和柔美——统编五上《24月迹》教学叙事
联系课文,学习表现景物动态美——统编五上《(   )即景 》教学叙事|彭峰
第八单元读懂句子:意思和道理的发现——统编五上《古人谈读书》教学叙事丨彭峰


其他年级部分教学叙事读出标点的“味道”——统编一上《青蛙写诗》教学叙事|彭峰学字词、练朗读,促感知——统编二上《15八角楼上》第一课时教学叙事
朗读与感悟人物品质相融——统编二上《15八角楼上》第二课时教学叙事充分感知人物和事件——统编二上《18刘胡兰》教学叙事
反复的结构 细致地学字——统编二上《雾在哪里》教学叙事
读得充分才能懂——统编三上《海滨小城》教学叙事
抓住四种“敢”,悟“欺负牛” ——统编四上《牛和鹅》教学叙事
教概括,学字词——统编四上《一只窝囊的大老虎》教学叙事
课文朗读录音统编1-6年级上册1-8单元课文朗读录音|彭文峰会原创

复习资料:

统编一至六年级上册第1-4单元复习要点




继续滑动看下一个
向上滑动看下一个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